“25年来毁灭性打击!” 洪水过境,图书出版业更难了
文/ 凯斯 王动
编辑/花木蓝
就在几天前,我们还因今年业绩严重下滑,为如何少花费又能宣传到位伤脑筋,希望能弄出点“声响”被大家看到。没想到这次声响是大了,却是以这样令人揪心的理由,真的很“黑色幽默”。
(资料图片)
书业巨头“中图网”的这段话,道尽了人间辛酸。
这场北方暴雨真的给了图书行业沉重一击。
图源:出版人杂志公众号
中图网的工作人员坦言,这是“25年来毁灭性打击”,损失码洋3亿以上;北京时代华语360万册图书,几乎全军覆没。
北京是中国出版业的中心城市,而涿州是这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。仅该地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这一个地方,就坐落着上百家出版机构的主要仓库。
据《经济观察报》统计,涿州现在受洪水影响的出版机构至少有几十家,每一家损失的码洋,少的有几十万,多的有上亿元。
“25年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打击”
在诸多受灾的书商中,中图网应该是最先被大众所注意到的。
8月1日晚,一条求救消息刷爆了社交媒体:
中图网数十人被洪水困在了涿州仓库,里面有孕妇和小孩,周围有疑似毒气泄漏,情况非常紧急。
幸好当地的救援队及时赶到,到8月2日上午9点,中图网67人全部获救。
人平安,是万幸。中图网仓库里的书,却几乎全被洪水吞噬了。
图源:中图网视频号
在洪水来临之前,中图网的员工们其实已经做好了防洪工事。
大家乐观地觉得,只要能挡住这波洪水,待泄洪之后就平安了。
但这场洪水,却大过了所有人的想象:
它轻易地冲垮了防洪工事,涌入了仓库,一个小时就涨到了人腰腿部的位置,迅速就把库房的第一层给吞掉了。
而在水上涨的过程中,大家想要把在一层的图书,紧急转移到三层避险。
但中图的仓库有2万平米大,每一层书都堆得像小山一样,根本就搬不完。
图源:中图网官方微博,这家主打网上书店的公司,有图书届奥特莱斯之称
雪上加霜的是,根据《人物》的长篇报道,在抢救书籍的过程中,整个厂区又因洪水而断了电。电梯用不了,卷帘门也打不开,员工只能用纯人力一包一包地运。到最后,中图网的员工发现,不但书救不了,连他们自己也被洪水围困在了办公楼里......又赶紧自救。
图源:中图网官方微博
雨停了,书的危机还在继续。
如果这场洪水不能及时退去,那么放在库房第三层的“幸存书籍”,最终也会因受潮而变形。
中图预计他们在这场洪灾中总共损失了400多万册书,直接的损失可能会超过3亿码洋(图书定价总额)。
而更令人痛惜的是,在这些被泡烂和冲走的书里,有许多都是稀缺的不可复制的绝版书——这次没了就等于永远没了。
而在涿州其他书籍库房的命运,也都大致类似。
而涿州其他书籍库房的命运,也都大致类似。
《人物》的报道同时写道,集文天下的十几个人,在洪灾来临时,根本就转移不完6000平米库房里无数的书。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涌上来漫过书架,看着他们家的书一本本被浸透,在水里漂着。
嘉友缘的员工本打算游进被淹的库房抢书,但发现水已经淹到了脖子,整个一层的书架全被淹了,根本一包书都救不回来。
在媒体的采访里,多家出版机构的负责人,都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。
“保不住了”,
“全部的身家都在那个仓库里”,
“辛辛苦苦做了18年,一下泡掉了一半”,
“水位再涨10厘米,损失就到了4000万”.......
图源:小红帆图书出版抖音号
在得知了这些出版机构令人心碎的遭遇后,大家纷纷伸出援手。
有网友迅速下单买了好几本书,不在意什么时候书能发货,只希望能在最难的时刻帮书商一把。
毕竟很多人都是这些书商的老主顾,大家不忍心看着它们就这样倒下去。
每一篇描述图书受灾的推文下面,都有热心读者留言,说愿意买泡水书,晒一晒也能看,就算不看,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纪念。
但是,洪水泡过的书,事实上是不能售卖的。中图网回复说,被洪水泡过的书,还可能残留未知的病菌,所以一律不会售卖。
换句话说,这些书已经变成了废纸,最终大概率会被永远处理掉,再也没法被救回来了。
图书业 ,怎么天天卖惨?
其实,早在这场洪灾之前,出版行业也已经过得相当艰难了。
水火无情。火灾与洪水,向来是藏书最大的隐患。
两年前同样有一场牵动全国人心的暴雨,河南的7.20暴雨。
在新乡,这场暴雨冲垮了一家营业十三年的书店——位于新乡大学城的“阶梯书店”。书店位于地下室,要进书店,顾客必须走下一段阶梯,这正契合了关于书的隐喻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。
在洪水面前,阶梯亦自身难保。
对一家在半地下的书店来说,几个小时的大雨,就足够让水积到大腿。老板借来抽水机,一边抽水,一边倒灌,徒劳无功。
这场大雨的结果是,上千本书籍泡水,价值数万元。
老板为了自救,在公众号上发文章,表示泡水的书籍晒干后将免费赠送,此外还推出了1000个书籍“盲盒”,希望能借此回笼资金。
他没想到的是,仅仅4个小时,盲盒就销售一空。
每一场大雨,类似的场景都会出现。去年7月,河南信阳的暴雨,又导致数万册书籍损毁。
更糟的是,因为书库本身的特殊性,他们很难找到愿意承接的保险公司。
这次涿州洪灾中,大多数图书仓库事先没有购买保险,“不是不想,而是达不到承保要求”。
图书既怕水,又怕火,在保险公司那里,是一门很容易赔本的生意。而且,图书的码洋和实洋差距也很大,这可能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承接的原因之一。图书的实际销售价格,往往只有标价的3-4折。
而如果提升了保险的价格,中小企业又会承担不起,于是“索性裸奔”。
为什么这些书店和出版社不能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做仓库?
“读库”的遭遇,或许能部分解答这个问题。
这家国内首屈一指的图书机构,从主编张立宪自家140平米的房子开始,先后搬过六次家,可谓颠沛流离。
2012年,在北京的上一次历史性的大暴雨——“721暴雨”中,读库在房山的仓库经历了一次浩劫。
在那场暴雨中,房山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,读库的库房被洪水冲垮,八成书籍直接被冲走,剩下的两成,也被洪水泡成了废纸。
读库的主编张立宪说,这件事让他想起来肝肠寸断。
找一个靠谱的库房,一直是读库求而不得的事情。
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,图书类库房必须符合“丙二类”消防标准,这套标准对于防火分区、消防水池等硬件都有要求。
在北京,这样的库房不仅少,而且贵,像读库这样的公司根本用不起。所以几万册书籍,只能长期委身于一间随时处于查封阴影中的库房。
直到2019年,读库在北京的最后一间库房也面临腾退。最后,经历了一个月的纠结与挣扎,读库决定将所有图书都搬迁到千里之外的南通。
和读库的遭遇类似,多家图书公司都在2019年前后把库房迁离了北京。因为要疏解非首都功能,印刷厂和图书仓储都被定性为污染企业,比较大的图书物流中心最后也一并迁出了。这其中,多数企业都选择了离北京较近的河北涿州。
读库在南通的库房
读库因为体量更小,这才有了千里搬家的可能性。但即便如此,大体量的图书搬迁,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。编辑部在网上发起求助,将大部分书籍打8折促销,以求减少库存、便于转运。
求助微博最终产生了4万转发,微信公众号阅读超过10万。张立宪本来的心理期望是消化掉三分之一库存,结果读者直接买走了一半。
“求助”是图书行业里的一个关键词。大概没有哪个行业像图书一样,每次上热搜都是因为卖惨。
许知远等人创立的单向空间书店,一直是国内独立书店的翘楚。2020年,一向过得还不错的单向空间,也开始在公众号上公开求助。
推文的标题很耸动,用上了“续命”这样的字眼。正文开篇就说,书店撑不住了。
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:客流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,利润下滑80%,每天只能卖15本书……文章里说,如果不能得到帮助,书店的物业和租金都面临断档的危机。
最高档位的众筹高达8000元
这份自救计划的方案是众筹。单向空间推出了从50元到8000元不等的档位,分别提供相应的权益。
和前面的那些求助一样,单向空间的推文也收获了热烈的转发和留言。虽然所谓众筹的具体销售情况不明,但根据事情后来的走向,这次众筹应该的确解了燃眉之急。
这次涿州水灾中,受灾最严重的图书机构之一“中国图书网”,几年前也曾因为一条“卖惨”微博走红。
半夜掏心窝子,让蓝V中图网收获了有史以来流量最高的一条微博。
效果也立竿见影,买书的顾客涌入网店,带宽都扛不住了。
在评论、转发区,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、孔夫子旧书网也纷纷打起感情牌。
连卖惨都要蹭别人的评论区,还有比这更惨的吗?
前面提了这么多“卖惨”、“求助”成功的例子,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印象:图书行业属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。
但实际上,在无声中挣扎,才是这个行业的常态。
“好的阅读要冒巨大的风险”
从2020年开始,迫于外部大环境的压力,一些出版商为了自救,开始拥抱直播带货,在线卖书。
起初,直播带货的效果还不错,像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这样的大作,放到大主播的直播间,一晚上就能卖出6万多册。
俞敏洪带货,图片来源:新华社
但随着各大书商都开始搞直播带货,问题就来了。
因为就和其他的商品一样,书籍在直播平台也要打价格战。
“3本5折”,“1折拿走”,只有给出折扣,书商们才能抢到点进直播间的那些老铁。
但实体书本来就是一门薄利生意,再加上直播还要交一笔“坑位费”,让许多书商根本就承受不了这样的价格战——“销量很高,但整体卖完却亏钱”的情况屡见不鲜。
2021年9月27日,某图书销售顶流更是在带货中,将“一块钱买书”作为噱头,彻底搞乱了书籍原本的价格市场,惹来了出版业的集体声讨。
而到了今天,点开短视频平台,你会发现大部分书商的直播间都门可罗雀,卖的要么就是儿童绘本、少儿教辅,要么就是打了折扣的旧书,虽然稍微缓解了线下实体销售的萎缩,但也完全称不上火热。
和其他商品一样,书籍搞直播带货,最后也只是那么几个头部出版社和大咖在赚钱,剩下的还得想别的法子来求生。
今年,出版机构乐府文化发布了一封求助(怎么又是求助)信:
结果也算乐观,“基于目前读者和朋友们的支持,2023新书预售金额已经可以支持乐府文化正常运转下去”。
但是在转发和评论中,我们还是得以窥见事情中不那么好的一面。有人注意到乐府文化为了渡过难关,首先是对员工停薪停职,紧接着又裁员40%。
“转发语都在说希望乐府挺过去,却没有人祝被裁掉的那40%的员工早日找到新的工作”。
先裁员再众筹,会不会也是一种“轻装上阵”呢?
如果说图书是弱势行业,那在这个行业中用爱发电的编辑们,就更是弱中之弱了。
90年代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风行一时。那是图书出版的黄金年代 ,编辑甚至能成为国民电视剧的主角。今天情形则大不相同,哪部都市剧里会有图书编辑?听起来就像上个世纪的工种。
图书行业的利润已经微薄到了连投保险都犯难的程度,一旦开源节流,首先打的就是编辑的主意。
钱少事多,是图书编辑的写照。
图书编辑的吐槽,来自公众号“做書
我们一直在谈论被洪水冲击的书店和出版机构,然而,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,图书行业的常态也是在生死线上沉浮。
这是一个抗风险能力极差的行业,偏偏又总被风吹雨打。
无论从经济价值还是抢救难度来看,在这场洪水中书籍的优先级都没有那么高,但它依然收获了不成比例的注意力。
明代藏书家叶盛收藏了一辈子书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天下之物,最难聚易散的,莫过于书。
在灾难中,那些脆弱的、看似非必要的事物,依然值得我们打捞、守护。
积水总会散去。已经有人开始为涿州的图书出版商们出谋划策,比如举办一个线下的“图书节”,比如“图书马拉松”。比起无休止的卖惨自救,让爱书人和做书人之间,有更好的互动渠道和方式,或许是更长远之计。
希望图书行业能够熬过去。
中图网发布的现场照片中,员工们已经在积极重建了,而墙上的标语写着——
“书永远是足够的,它们从不停止爱读者。”
参考资料:
1. 暴雨24小时:洪水吞没涿州书库,人物, 2023-08-03
2. 书库被淹,涿州上百家图书库房告急,南方周末, 2023-08-03
3. 涿州:“出版业库房重镇”在洪水中的自救,银柿财经,2023-08-02
4. 图书浸泡在涿州洪水中,经济观察报,2023-08-02
5.一家实体书店在水中漂流,中国青年报,2021-10-13
6.《读库》库房在暴雨中被冲垮 八成库存被冲走,新京报,2012-07-23
7. 你七个月前帮过的读库,现在成了这样,读库,2020-06-08
关键词: